2022年1月9日,《心理技术与应用》2022—2023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期刊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等八位编委,以及《心理技术与应用》主编辛自强、副主编何妍和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现场会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研究员和李纾研究员、南京大学耿柳娜教授、苏州大学童辉杰教授等十几位编委通过视频线上参会。会议由《心理技术与应用》副主编何妍主持。
会议伊始,《心理技术与应用》主编辛自强代表社长陈滨滨向新一届编委代表颁发聘书并作了“《心理技术与应用》办刊历程与发展思路”的专题报告。辛自强简要介绍了期刊自2013年创刊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定位、优势、目标和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新形势下心理学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与各位编委分享了下一步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设计和工作思路。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心理技术与应用》目前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685,综合影响因子为 0.904,已经成为一本特色鲜明、有良好学术影响力的心理学专业期刊。本刊每年出版12期,每年发文量在100篇左右,投稿的录用率约为16%。截至2022年1月,《心理技术与应用》创办9年来共计出刊100期,在有如此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上,各位编委怀揣对心理学的热爱与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携手助力本刊发展,一定能使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何妍副主编代表主办单位开明出版社对各位编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并向编委们介绍了开明出版社在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图书和期刊出版情况,以及《心理技术与应用》编委会工作章程的主要内容。
之后,与会编委就《心理技术与应用》编委会工作章程和期刊发展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研讨。针对工作章程,编委们就工作职责、审稿流程、责任编委制度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修订,并表示会按照工作章程相关规定,切实履行编委职责,推动期刊进一步高效、快速、公平审稿。
针对期刊未来的发展,编委们纷纷给出了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如赵玉芳教授建议对期刊的每一个栏目作具体的介绍和说明,方便作者精准投稿;雷雳教授建议尽快实现期刊的在线预先发表,提高论文发表的时效性;耿柳娜教授建议不定期举行选题研讨会,加大对相关国家政策的专业解释力;王沛教授建议设立“新人新作”栏目,主推博士生为主力作者的研究构想类论文;陈巍教授和喻丰教授建议可设计靶论文的评论和争鸣,增强专题论文的互动性;童辉杰教授肯定了期刊在发表心理测验编制类论文、设立快报时评类栏目等方面的积极举措,并表示将以身作则通过投稿、组稿等方式支持期刊的发展。陈顺森教授、边玉芳教授、师保国教授、赵然教授等对期刊突出“技术”与“应用”的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雷雳教授、李纾研究员、胡平教授强调了期刊公众号等融媒体对纸质刊的积极意义,并提出期待期刊在数字化、国际化、软科普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苏彦捷教授、黄四林教授、张丽教授、董妍教授、池丽萍教授认为要强化编委职责、缩短审稿周期、完善审稿流程,并就相关细节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佐斌教授、张建新研究员、衣新发教授、张林教授、乌云特娜教授等多位编委强调期刊要及时回应国家战略性重大需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加强专题内容策划和年度主题策划。
研讨会结束之际,辛自强主编做总结发言,首先对专家们给予的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要将意见转化为行动,结合期刊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改进,从而让《心理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时代趋势,实现本刊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心理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大伟(山东师范大学) |
王 沛(华东师范大学) |
乌云特娜(内蒙古师范大学) |
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 |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 |
吕小康(南开大学) |
池丽萍(中华女子学院) |
师保国(首都师范大学) |
衣新发(陕西师范大学) |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
张 丽(中央财经大学) |
李 纾(中科院心理所) |
张 林(宁波大学) |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
苏彦捷(北京大学) |
陈顺森(闽南师范大学) |
佐 斌(中山大学) |
陈 巍(绍兴文理学院) |
胡 平(中国人民大学) |
赵玉芳(西南大学) |
赵 然(中央财经大学) |
耿柳娜(南京大学) |
黄四林(北京师范大学) |
喻 丰(武汉大学) |
董 妍(中国人民大学) |
童辉杰(苏州大学) |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