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5-08-25 上一期   
    本期栏目:
    患方对医生的外群体贬损效应:机制及其干预
    汪欣悦, 张籼, 王凯, 付春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13-523. 
    摘要 ( 71 )   PDF(pc)(1041KB) ( 42 )   收藏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患方对医生的群际偏见及其形成机制与干预路径。实验1采用自编医患冲突情境,发现患方在冲突情境中对医生存在外群体贬损效应。实验2进一步揭示,患方的内群体受害者意识与外群体施害者意识与外群体贬损的部分指标呈正相关。实验3验证了提醒内群体过错可降低患方对医生的外群体贬损,其作用通过内群体受害者意识-外群体施害者意识的链式中介路径实现。这从群体心理视角为缓解医患矛盾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认知干预打破受害者-施害者的二元对立框架,可有效改善医患群际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与大学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向光璨, 牟素月, 诸思羽, 叶佩珊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24-532. 
    摘要 ( 61 )   PDF(pc)(1065KB) ( 49 )   收藏
    为探讨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内外化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焦虑-抑郁-压力量表中焦虑抑郁分量表以及攻击量表,对湖北省某大学的4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与上行社会比较、焦虑、抑郁和攻击呈显著正相关;上行社会比较在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网络使用视角下大学生内外化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策略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达性写作对大学生运动员发挥失常的抑制作用
    谢泽朕, 孙康旭, 金云欣, 王可欣, 任衍具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33-543. 
    摘要 ( 52 )   PDF(pc)(1221KB) ( 19 )   收藏
    表达性写作已成为减轻负性事件影响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但未见有研究探讨其在抑制动作技能发挥失常中的作用。通过预实验将具有五年以上篮球运动经验的大学生被试匹配成两组,施以不同的压力条件形成高压组和低压组,再分别采用实验组(表达性写作组)和对照组(常规性写作组)前后测设计,记录被试前后测的投篮得分并测量其焦虑水平,以考察表达性写作在抑制运动员罚球发挥失常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表达性写作组相较对照组的后测投篮得分更高,且在高压条件下相比前测成绩有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表达性写作能够抑制大学生运动员的发挥失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体姿势与内感受性对人际敏感性的交互影响
    陈欣颖, 马家园, 贾林祥, 王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44-554. 
    摘要 ( 57 )   PDF(pc)(1260KB) ( 27 )   收藏
    为探究身体姿势和内感受性与人际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通过主观心跳感知测验、情绪图片识别任务以及访谈法对84名大学生开展实验。结果发现:(1)相较于直立姿势,蜷曲姿势下的人际敏感性更高;(2)身体姿势与内感受性对人际敏感性起交互作用,内感受性高的个体,蜷曲姿势下的人际敏感性高于直立姿势;内感受性低的个体,不同姿势下的人际敏感性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内感受性制约具身情绪效应,仅当个体内感受性达到一定水平,身体姿势的变化才会影响人际敏感性,这是界定情绪具身效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丑萌”潮玩与随机奖赏:LABUBU 热潮的心理学审视
    刘燊, 陈可欣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55-563. 
    摘要 ( 93 )   PDF(pc)(980KB) ( 101 )   收藏
    近些年,“丑萌”潮流玩具在消费市场十分抢眼,以LABUBU为代表的这类产品成为业界的焦点。基于心理学视角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探索“丑萌”美学同盲盒商业模式的协同作用。“丑萌”设计凭借明显的形态对比以及柔和的色彩搭配,冲破传统的审美框架,符合Z世代消费者想要表现个性、逆反心理的需求,且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缓解心理压力。盲盒模式借助行为经济学领域的不确定性奖励机制,结合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闭合律,利用限量款式的稀缺性来激发多巴胺分泌,加强收藏欲望。通过小额投资加上二级市场的溢价效果,达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大幅度提高消费行为的动力。聚焦“丑萌”审美特点同随机奖励机制的交互影响,探索其依靠情感共鸣和行为引导塑造消费闭环的作用机理,给潮玩营销操作提供理论支撑。LABUBU现象既包含商业价值的增添,又包含情绪调节和行为动机激发的心理学含义,给品牌创建高参与度产品生态赋予了更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露秘密:更深刻的自我表露
    蔡慈明, 罗洁, 廖贵怡, 韩佳颖, 钱敏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64-573. 
    摘要 ( 65 )   PDF(pc)(970KB) ( 35 )   收藏
    吐露秘密是指表露一个人想向一个或多个他人隐瞒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秘密的私密性、隐含的求助性质以及保密要求,吐露秘密超越了一般自我表露,成为一种更深刻的社会行为。但吐露秘密和一般自我表露的理论分野缺乏系统梳理。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区别吐露秘密和一般自我表露的差异特征,为未来聚焦于吐露秘密特有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技术与应用》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9):  574-576. 
    摘要 ( 63 )   PDF(pc)(810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