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01 上一期   
    本期栏目: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保护性作用:一项追踪研究
    邹嘉玥 李蔚 张姝玥 何清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6):  321-332. 
    摘要 ( 226 )   PDF(pc)(1333KB) ( 616 )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威胁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疫情背景下生命意义如何变化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性作用。研究1采用生命意义问卷(MLQ)对大学生样本A(N=486)和B(N=466)分别进行了三次追踪,考察疫情期间生命意义的变化。研究2对样本A采用MLQ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两次追踪,进一步探究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保护性作用。结果发现:(1)疫情的发生削弱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体验和寻求;(2)疫情期间生命意义体验与焦虑、抑郁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抑郁可以削弱生命意义体验,生命意义体验对J降低焦虑和抑郁具有保护性作用。研究结果为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了纵向证据,为应对突发创伤事件后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父母冲突的中介作用和成长型思维的调节作用
    常松 徐帆 王春煦 刘雨佳 黄云云 辛素飞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6):  333-342. 
    摘要 ( 242 )   PDF(pc)(1070KB) ( 646 )   收藏

    基于家庭压力模型,探讨父母冲突与成长型思维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869名青少年,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2)成长型思维调节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父母冲突的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成长型思维能够弱化父母冲突的负面影响,但是保护作用有限。研究结果支持并扩展了家庭压力模型,对提高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念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基于单被试实验的效果和可行性研究
    徐少卿 渠改萍 刘兴华 李 波 韩 峰 刘小英 刘 芳 符仲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6):  343-356. 
    摘要 ( 120 )   PDF(pc)(1447KB) ( 854 )   收藏

    为检验个体咨询情境下运用正念干预自杀意念的效果和可行性,采用单被试实验A-B-A设计,筛选2名合格被试,借鉴《正念第八天》设计干预措施,对被试的自杀意念和心理痛苦进行连续测量,通过视觉分析和非重叠对占比,结合书面访谈,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安全性和接受度。结果显示被试对干预不存在强烈消极体验,获得了“冷静”情绪、促进接纳和激发领悟等效果,总体上接受干预;被试的自杀意念在趋势上出现了由上升到下降的积极变化,1名被试出现了自杀意念和心理痛苦的分离。表明个体咨询情境下,可借鉴《正念第八天》的结构和内容作为自杀意念的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
    陈佳怡 匡勇苗 王嘉迎 唐甜甜 刘静 颜志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6):  357-363. 
    摘要 ( 140 )   PDF(pc)(1400KB) ( 508 )   收藏

    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印象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社会心理学中的“大二”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角度出发,探讨他人食物选择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人们对男性化食物具有高能力低热情的印象评价,对女性化食物则具有低能力高热情的印象评价;(2)对象性别与性别化食物信息共同影响了人们的印象评价,呈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对人们印象评价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食物选择与性别化印象之间形成的关联,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印象的形成与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肯定干预促进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挑战性任务偏好:内隐自尊的中介作用
    张红川 刘益潼 王路宽 孙 铃 于泳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6):  364-373. 
    摘要 ( 127 )   PDF(pc)(1208KB) ( 594 )   收藏
    一个人从事挑战性任务意愿的高低,往往影响其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而这可能与个体的内隐自尊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家庭收入的高低是否通过影响个体内隐自尊从而削弱其挑战性任务偏好,同时探究自我肯定干预对个体内隐自尊和挑战性任务偏好的影响。以甘肃省某县一所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家庭学生为被试,通过两项研究发现:(1)低收入家庭会降低学生的内隐自尊,进而削弱他们对挑战性任务的偏好;(2)短时的自我肯定干预能显著提升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内隐自尊,并促进其挑战性任务偏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境合一:动态真实性模型的提出
    王轶楠 李亿佳 郑藕杏 戈思文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6):  374-384. 
    摘要 ( 157 )   PDF(pc)(1317KB) ( 724 )   收藏

    为了探究自我真实性的本质,并揭示特质真实与状态真实间的联系,本文尝试将“天人合一”思想与动态人格理论相结合,提出一个全新的动态真实性模型。该模型将真实看作个体在人与境相协调的氛围中体验到的一种认知、情绪和动机间和谐融洽的状态,同时根据真实性与情境间的动态关系,将特质真实区分为最佳的真实、僵化的真实和扭曲的真实三种,并指出只有最佳的真实才有助于个体健康与幸福感的提升。该模型通过赋予真实性一种全新的体验性定义,并将特质真实和状态真实辩证整合,会促进未来的真实性研究朝着更加灵活、动态与平衡的方向发展与进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