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19, Vol. 7 ›› Issue (5): 261-26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将预注册的重复实验纳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

  

  • 出版日期:2019-05-01 发布日期:2019-04-30

  1. (Neuroimaging Center,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55131 Mainz, Germany)
  • Online:2019-05-01 Published:2019-04-30

摘要: 心理学界的可重复性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从2011年到2016年,国际心理学界对可重复性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暴露问题、否认/争论、接受和应对几个阶段。2011年到2012年间集中爆发了Bem的超感知觉研究、Stapel长期学术造假和老年启动(elderly priming)重复失败等几个重大的事件。这些事件的集中爆发,将严重的重复危机暴露在心理学家的面前,成为了国际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3~2014年期间,不少期刊组织了专刊对可重复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各种学术会议上也出现了相应的专题讨论。这一阶段中,主要讨论点在于:心理学研究中是否存在“可重复危机”?已经发现的重复失败问题是特殊现象还是心理学研究的常见现象?2015年开放科学合作组(Open Science Collobratio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对心理科学中可重复性的估计(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发现2008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与认识(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和《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三个杂志上的100篇文章的可重复性大约为39%,该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APS)也组织了预注册的重复报告(Registered Replication Reports, RRR),这些规范的、大规模的重复也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无法重复。这些重复研究使得心理学研究者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心理学中不可重复的研究,可能不是少数,而是很常见的。2016年开始,国际同行们开始更加认真地讨论如何应对可重复危机,包括在讨论可重复性危机时的语气(tone)的问题、如何开放数据、材料等。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开放科学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 OSF), 越来越多的杂志开始采用透明开放的用稿政策, 包括《自然》与《科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将直接重复研究当作是“不具有创新”“没有意义”的工作,可能正是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不高的原因之一。由于直接重复验证工作的缺乏,心理学的理论与假设既不会被证实也不会被否定,变成了不死的“僵尸”理论(Ferguson & Heene, 2012)。正是如此,最近Zwaan等人(2018)在《行为与脑科学(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上撰文,指出直接重复实验应该成为心理学的主流。从以上对可重复性问题的简单回顾中可以看出,可重复危机已经给国际心理学界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有许多变化直接与论文发表的政策相关,包括鼓励直接重复研究。国内心理学界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心理学报》开始加强对可重复性的关注,对《作者自检报告》进行了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可重复性虽然是检验科学的黄金标准,但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学术训练中却极少。在当前背景,将重复实验作为培养学生一部分,可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可重复性的理解,例如,将预注册的直接重复实验(preregistered direct replication)作为方法课的大作业进行。预注册的直接重复实验可能会带来如下好处:首先,预注册的直接重复实验有助于学生完整地体验和学习当前国际心理学界主流的研究过程。目前,国际心理学界已经对研究各个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地正确做法进行了充分地讨论,也对如何进行开放透明的研究编写了非常详细的指南(如:https://osf.io/xf6ug/)。但总体而言,进行预注册的研究,对于科研新手来说仍很困难,尤其是研究假设与数据分析部分。但直接重复实验却能够克服这部分问题:直接重复实验有明确的实验假设与数据分析方案(包括统计方法、数据排除标准等),能够相对容易进行预注册(Preregistration)、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数据收集与分析中,学生能比较原实验与当前重复实验的差别,有助于学生理解原实验的结果与结论。此外,将直接重复实验数据进行公开,学生能够体验数据公开的细节,学习到如何公开数据。因此,通过预注册的重复实验训练,学生能够完整地经历整个研究过程(图1),对心理学的实验建立地更加宏观和完整的印象,为今后的科研打下基础。其次,注册的直接重复实验,可能用来重新检验一些重要的研究假设。由于心理学研究中的效应量本来就比较小(社会心理学的效应量中值约为相关系数r=0.2左右),因此,直接重复实验检验一些重要的研究假设是非常好的机会。假如多个学校的学生同时重复一个重要的实验,这将能够获得大量的重复数据,从而能够使用具有较强的统计检验力的实验来检验一些重要的研究假设。如果重复成功,则为原研究提供了新证据;如果重复失败,则可能否定原理论,迫使研究者反思重复失败的原因,并设计新实验来进行验证,避免了心理学中的“僵尸”理论。再次,注册的直接重复实验可以在正式的期刊上发表,增强学生参与感。由于直接重复实验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重视,而预注册又是保证重复实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预注册的重复实验已经被许多心理学期刊所接受,包括顶级杂志如《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因此,通过预注册实验,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结果进行组合,将合格的数据写成报告,在正式期刊上发表。通常,参与数据收集过程的学生均可以作为共同作者,因此,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参与感,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以上几点优势,已经体现在欧洲的合作性重复与教育项目(Collaborative Replication and Education Project, CREP)中。CREP是欧洲心理学家联合起来进行的,通过集中资源来进行重复实验以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项目。该项目中,研究者邀请本科生从事先准备的实验名单中选择出一个进行重复。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辛自强, 张红川, 孙铃, 于泳红, 辛志勇. 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50 -458 .
[2] 张晶晶, 余真真, 田 浩. 亲环境行为的情理整合模型:生态情感卷入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84 -492 .
[3] 余习德, 鲁 成, 高定国. 时间流逝感与时间观、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93 -502 .
[4] 刘洋, 刘筱萌, 李爽怡, 万造君, 苑媛. 家长式领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13 -521 .
[5] 韩 璞, 张 凤, 雷秀雅. 不同自我权力感知儿童的学校动力绘画特征[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22 -527 .
[6] 林 桐, 王 娟. 基于视觉情境范式的口语词汇理解研究进展[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70 -576 .
[7] 陈必忠.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28 -536 .
[8] 寇彧. 亲社会心态培育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内容[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5 .
[9] 张林.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7 -598 .
[10] 辛自强, 许燕. “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与研究”专题简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77 -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