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职场霸凌对员工破坏行为的影响:消极情绪与心理复原力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1-11.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1
    摘要 ( 541 )   PDF(pc)(654KB) ( 751 )   收藏
    研究以20家服务型企业的327名一线员工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嵌入理论框架,选择消极情绪、员工心理复原力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揭示职场霸凌对员工破坏行为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职场霸凌是滋生员工消极情绪的诱因,对消极情绪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是员工破坏行为的诱因。此外,员工心理复原力也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员工心理复原力越高就越能削弱消极情绪对破坏行为的影响。基于分析结论,本研究试图为服务型企业的管理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情绪调节模式对初中生注意转移和稳定性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12-1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2
    摘要 ( 249 )   PDF(pc)(567KB) ( 549 )   收藏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在诱发正性情绪条件下,不同情绪调节模式对注意转移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情绪调节模式(无调节、反复思考和重新评价)均能促进注意力的转移,并且对注意力转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三种模式对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显著:无调节的注意力稳定性优于重新评价,但反复思考和重新评价,以及无调节模式和反复思考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说明不同情绪调节模式对注意的稳定性有不同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19-2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3
    摘要 ( 210 )   PDF(pc)(568KB) ( 499 )   收藏
    以42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的童年创伤、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比例较高;(2)童年创伤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应对方式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3)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童年创伤、网络成瘾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童年创伤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又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来工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26-31.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4
    摘要 ( 201 )   PDF(pc)(556KB) ( 411 )   收藏
    为探究外来工的孤独感和八种认知情绪调节方式(接受、沉思、积极调整、积极设想、自我安慰、自我责难、责备他人、灾难化)的特点及其关系,本研究以深圳93名21~45岁的外来工为研究对象,使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和认知情绪调节方式量表进行调查以揭示外来工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弹性机制。结果表明,外来工孤独感体验较高;他们常使用的是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另外,外来工的孤独感和接受、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自我责难呈显著正相关;相反,孤独感和积极设想呈显著负相关。此外,灾难化、积极设想和沉思这三个策略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持续心智模式的结构与测量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32-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5
    摘要 ( 248 )   PDF(pc)(751KB) ( 370 )   收藏
    可持续心智模式可定义为人们心智层面存在的用于描述、解释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处理该类关系的复杂心理机制。经过文献研究与理论推演,该研究提出了由可持续认知、环境价值观与行为意动组成的构念模型。经过严格的题项发展、项目分析、因素分析、测量模型拟合与验证性分析,该研究提出了信效度可靠的施测量表。该研究将可持续心智模式界定为构成性多维构念,通过引入3个结果变量建构结构方程模型对各维度因素的荷载参数进行了估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威胁与防御:自尊的调节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43-51.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6
    摘要 ( 535 )   PDF(pc)(655KB) ( 502 )   收藏
    自我威胁是由人们对当前的自我感受和理想的自我感受之间的差异产生。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威胁的防御过程遵循威胁产生、近端防御和远端防御这个一般进程,防御的结果大体上可以分为补偿、打破和抵抗三种,并且个体的特质自尊在威胁和防御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未来研究要继续探索威胁刺激的情境依赖性,对防御过程进行分阶段测量以及整合影响防御结果的各方面因素,构建威胁与防御的模型,同时还要探索特质自尊调节作用的普遍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毅性人格: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1):  52-61.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1.007
    摘要 ( 990 )   PDF(pc)(633KB) ( 858 )   收藏
    近十年来,国外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Grit”,它是指一种人格特质:坚毅。坚毅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为长久目标付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是对这个目标保持一如既往的兴趣。坚毅性作为一种个人特质,与自我控制、尽责性等个体特质高度相关,对个体在学校、军队、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有着很强的预测力,坚毅性高的个体的表现更好。另外,坚毅也与一些积极的心理特质,如与积极情绪、情感高度相关。最后,建议未来研究深入探讨坚毅性的概念与结构,丰富其测量方法和研究方法,拓展其研究变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