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4-01 上一期   
    本期栏目:
    社会排斥和目标刺激的情绪交互影响情绪冲突控制
    张玲 李文杰 杨文坚 孟现鑫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4):  193-202. 
    摘要 ( 407 )   PDF(pc)(1129KB) ( 956 )   收藏

    采用Cyberball任务和面孔-词Stroop任务探讨社会排斥和目标刺激的情绪是否交互影响情绪冲突控制。结果显示,社会排斥对情绪冲突控制的影响随着目标刺激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当目标刺激为愤怒面孔时,排斥组被试与接纳组被试在反应时上表现出相似的情绪Stroop效应。然而,当目标刺激为高兴面孔时,排斥组被试比接纳组被试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更大的情绪Stroop效应。该结果提示,在面孔-词Stroop任务中判断高兴面孔时,社会排斥增强了被试对任务无关消极信息的注意。该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排斥增加个体罹患情绪障碍风险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
    漆丹 赵靖实 胡悦 吴旭秋 袁博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4):  203-211. 
    摘要 ( 320 )   PDF(pc)(1105KB) ( 772 )   收藏

    采用3(欺骗类型: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 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 2(任务类型:基线水平、利他欺骗)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利他性欺骗不损害自身利益(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为了他人获益进行利他性欺骗;而当利他性欺骗损害自身利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的远近,个体都没有为了他人获益进行利他性欺骗。上述结果表明,在进行利他性欺骗决策时,个体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在不影响自身利益情境下,会为他人(包括陌生人)获益进行利他性欺骗。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往该领域中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也为现实情境中不诚实行为的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
    菅越 赵玉芳 白金花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4):  212-221. 
    摘要 ( 170 )   PDF(pc)(1141KB) ( 580 )   收藏

    通过两个实验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考察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实验1选择低地位群体大学生,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考察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内隐以及外显特质评价;实验2采用任务分离范式,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考察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两个实验发现,在外显层面,低地位群体对外群体评价更高,表现为外群体偏好,但无内群体贬损;在内隐层面,能力维度的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为外群体偏好和内群体贬损,而在热情维度则表现为外群体贬损,即低地位群体对内-外群体的评价模式出现了外显和内隐分离现象。两个实验共同说明低地位群体成员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评价具有内容多样性和心理水平的差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345”市民热线承办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刘宏伟 王广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4):  222-233. 
    摘要 ( 226 )   PDF(pc)(1244KB) ( 1353 )   收藏

    对胜任力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个体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为构建“12345”市民热线承办人员胜任力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诉求承办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平台中案件办理录音资料及优秀承办人员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理论构建。研究结果为:(1)提炼工作动机,诉求处理行为和政民互动行为3大核心范畴。(2)以工作动机、问题解决能力、情绪智力、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5个维度构建胜任力模型。研究将各胜任力维度与以往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其在诉求处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我国胜任力理论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团队内卷化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应用
    张玉 孙婷 张小琪 赵然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4):  234-244. 
    摘要 ( 348 )   PDF(pc)(1309KB) ( 3034 )   收藏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内卷化成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研究1从组织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团队内卷化的结构进行了探索,编制出适用于企业员工的团队内卷化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团队内卷化量表由过度精细化和过度竞争两个维度构成,且量表的信效度良好。研究2进一步使用自编的团队内卷化量表,探究团队内卷化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团队工作投入和团队消极情绪在团队内卷化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并行中介作用。一方面,团队内卷化能够提升员工的团队工作投入,进一步促进团队绩效的提升;另一方面, 团队内卷化也会引发团队消极情绪,从而削弱团队绩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常违规的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刘长江 王帆 赤宏娟 谢丽芹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4):  245-256. 
    摘要 ( 342 )   PDF(pc)(1322KB) ( 1862 )   收藏

    现实生活中,违反规则事例时有发生。来自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发现,违规会影响人们的知觉与判断,并导致社会不期望行为和自利行为等。三种机制可以解释违规后的心理与行为效应:认知机制解释人们对规则违反的认知过程与主动适应,社会影响机制强调他人与社会规范对违规行为的影响,而社会学习机制则强调社会学习策略以及强化在单次或多次违反中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整合理论,深入挖掘规则违反的认知机制,揭示规则违反后社会影响和学习的动态特征,以及提高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