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更多...

2025年, 第1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7-30 上一期   
本期栏目:
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交叉滞后研究: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
陈建新, 韩玥, 刘思瑶, 魏柳青, 孙山, 徐碧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449-456,468. 
摘要 ( 92 )   PDF(pc)(986KB) ( 132 )   收藏
关于初中生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之间预测关系的方向性及内在机制一直存在争论。采用交叉滞后设计,通过青少年自评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491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间隔5个月的追踪研究,考察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之间的双向预测关系及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存在双向预测的关系,而且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表达抑制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尊对中学生负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
朱怡芳, 朱凤汝, 陆凤英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457-468. 
摘要 ( 65 )   PDF(pc)(1069KB) ( 57 )   收藏
采用定向遗忘范式,通过三个实验探讨自尊对中学生负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实验一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高、低自尊水平个体在定向遗忘上的差异,发现高自尊个体在负性记忆上的定向遗忘能力比低自尊个体强,而两组被试在中性记忆上的定向遗忘能力无显著差异。实验二和实验三从干预的角度,探讨自尊对定向遗忘的影响。实验二结果发现,积极自我启动有助于提高负性记忆的定向遗忘能力。实验三发现,自尊威胁启动并不影响定向遗忘能力。系列结果表明,提高积极自我评价可增强个体对负性记忆的定向遗忘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韧性与大学新生入学过渡期社会排斥变化轨迹的关系
葛飘, 周贤宏, 谢雨娥, 刘珂羽, 程刚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469-476. 
摘要 ( 63 )   PDF(pc)(943KB) ( 31 )   收藏
为探讨心理韧性对大学新生入学过渡期社会排斥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纵向追踪设计,对某高校新生群体进行多次追踪测量,在入学后一周及随后每月进行一次评估,收集社会排斥和心理韧性相关数据。结果发现,新生社会排斥水平在入学初期呈现较高状态,之后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下降趋势。心理韧性不仅显著负向预测入学初期的社会排斥水平,且能加速社会排斥的下降速率。性别差异方面,男生和女生在初始社会排斥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但女生的社会排斥下降速度快于男生。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在缓解新生社会排斥中具有保护性作用,性别因素在社会排斥适应过程中存在动态调节效应。这些发现为优化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方案和制定差异化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社交焦虑与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
高红梅, 李慢慢, 马红双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477-485. 
摘要 ( 77 )   PDF(pc)(945KB) ( 47 )   收藏
为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和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对116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与生命意义感显著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2)负性生活事件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对生命意义感产生影响;(3)公正世界信念仅在男生群体中发挥调节作用,负向调节社交焦虑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了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为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干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名字的易识认性和叠音对被投资者可信性和导游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黄雨轩, 兰泽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486-493. 
摘要 ( 54 )   PDF(pc)(911KB) ( 35 )   收藏
采用信任博弈范式和让被试判断导游的安全性两个任务来考察名字的易识认性和叠音对被投资者可信性和导游安全性评价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在两个任务中均发现,名字的易识认性影响个体的可信性,相比名字难识认的个体,名字易识认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可信性;在对导游的安全性评价任务中发现,名字的叠音特征影响导游的可信性。相比叠音名字的导游,非叠音名字的导游获得的安全性评分更高,具有更高的可信性;易识认性和叠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叠音名字对导游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受到易识认性的调节,当名字难识认时,叠音对可信性的影响减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钱会加快我们的心理损耗吗?稀缺心态下的管窥效应
白晓丽, 姜永志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494-502. 
摘要 ( 61 )   PDF(pc)(969KB) ( 54 )   收藏
通过操纵个体的金钱稀缺心态,探究金钱稀缺心态是否会通过管窥效应削弱个体的认知能力与执行控制,并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基于稀缺理论,采用实验法考察金钱稀缺心态对个体认知能力与执行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钱稀缺心态个体在瑞文推理测验中的成绩低于非金钱稀缺心态个体;金钱稀缺心态个体需要投入更多认知资源完成执行控制任务。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金钱稀缺心态对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提高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搜索即收获?互联网搜索导致过分自信的原因与干预方法
李冀蒙, 卢雨媚, 毕研玲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8):  503-512. 
摘要 ( 53 )   PDF(pc)(900KB) ( 37 )   收藏
人们频繁地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但少有人意识到互联网搜索的高流畅性与高援助性会导致个体错误地将互联网搜索得到的外部信息当成自身的内部知识,高估未来在无互联网信息帮助时的表现。从元认知视角出发,探讨了互联网搜索如何诱发过分自信,并对当前用于降低互联网搜索导致过分自信的干预手段进行了总结。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个体层面变量对该现象的调节作用,也可关注搜索信息的类型对过分自信的影响,以及搜索工具特征对个体认知偏差的影响比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