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更多...

2025年, 第1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5-10-30 上一期   
本期栏目:
大学生积极压力观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的分析
张思曼, 刘文娟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11):  641-653. 
摘要 ( 24 )   PDF(pc)(1007KB) ( 25 )   收藏
学生的学业成就是衡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教育与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积极压力观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有效因素,探究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对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采用压力观量表、坚毅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对347名大学生进行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1)积极压力观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2)坚毅和学习投入在两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积极压力观能通过坚毅和学习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4)潜在剖面分析将学业成就分为三组不同亚类;并且坚毅和学习投入在积极压力观和学业成就的潜在类别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积极压力观影响学业成就的心理机制,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二学生攻击行为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
晏璐明, 张萌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11):  654-663. 
摘要 ( 20 )   PDF(pc)(931KB) ( 13 )   收藏
为探究初二学生攻击行为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对613名初二学生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进行分类,并通过非参数检验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初二学生攻击行为可划分为边缘攻击组、身体攻击主导-低言语攻击组、无攻击组和高攻击组这4个亚类别,各类别在攻击维度上差异显著。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媒体暴力接触会增加身体攻击主导-低言语攻击组风险,父母婚姻状况异常者归入高攻击组风险更高,家庭经济条件对边缘攻击组有保护作用,地域环境也存在潜在影响。研究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精准预防与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明三角的差异化保护:医学生心理适应类别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杨佳荣, 戴必兵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11):  664-677. 
摘要 ( 14 )   PDF(pc)(1033KB) ( 12 )   收藏
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光明三角量表对105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旨在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心理适应的潜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显示,医学生的心理适应分为心理整合型、资源损耗型和认知情绪衰竭型,光明三角的保护作用具有异质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情绪衰竭型预测焦虑抑郁的概率依次大于资源损耗型和心理整合型。这些发现拓展和丰富了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童年不良经历与成年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淑惠, 赵献梓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11):  678-690. 
摘要 ( 20 )   PDF(pc)(913KB) ( 18 )   收藏
成年早期群体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童年不良经历密切相关。首先,界定童年不良经历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核心内涵,系统梳理二者的评估工具。其次,依托表观遗传学、破碎假设等模型,从多个层面解析童年不良经历对成年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风险-保护因素模型总结风险性和保护性中介因素在其上述关系中的作用,以期完整呈现该关联的复杂作用网络。研究表明,童年不良经历通过直接/间接路径长期影响成年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未来研究应着力于构建预防干预策略、拓展变量类型和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李宝聪, 张雅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11):  691-704. 
摘要 ( 25 )   PDF(pc)(1026KB) ( 22 )   收藏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具有影响作用。一方面,聊天互动、真实自我呈现以及积极自我呈现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消极自我呈现和对抗冲突式的互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有消极影响。在积极影响的路径中,聚合型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线上积极反馈以及社交自我效能感发挥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内容浏览通过上行社会比较、上行社会比较情绪以及情绪感染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此外,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调节。未来研究需细化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深化和拓展影响机制以及关注影响的差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