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心态建设与健康行为促进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用心理学研究可大有作为的领域。医患社会心态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多数社会成员就医疗问题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倾向,是医患关系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思路转变,健康心理学研究也日渐兴盛,与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阵列。本专题通过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应用心理学研究参与医患关系治理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可能性。
其中,《中医药文化认同影响个体动机性推理》聚焦中国人特有的中医药文化认同导致其在中医医疗相关推理中出现动机性推理的现象,对理解中国人的就诊心态与医疗决策具有启发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对医药代表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心理学界较少得到关注的医药代表为对象,分析其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对学界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百万数量级医疗相关就业人群的职业心理特征具有积极意义;《健康补偿信念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以“健康行为可抵消不健康行为的消极结果”这种“健康补偿信念”为主题,修订并验证了健康补偿信念量表的结构效度与内部一致性信度,为测量中国人的健康补偿信念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测量学工具;《互联网医疗对医患社会心态治理的影响》对各类在线医疗社区与互联网药房的涌现给医患社会心态治理带来的新挑战进行了前瞻性的理论思考,以网络医患社会心态治理为例探析了心理学介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可能模式。
本专题的四篇文章各采用实验研究、问卷测量、量表验证和理论分析模式,作者包括综合类高校和医学类高校各年龄层的教师和青年学子,多数作者还有一定的跨学科背景,体现出较好的方法多元性、作者梯次性和专业交叉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研究者关于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够借此专题,推动应用心理学研究在更多国内相关专业与领域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