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22, Vol. 10 ›› Issue (11): 695-704.

• • 上一篇    

情感虐待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心理韧性与安全感的作用

  

  • 出版日期:2022-11-01 发布日期:2022-11-24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Abuse on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Sense of Security

  • Online:2022-11-01 Published:2022-11-24

摘要:

为探讨童年期情感虐待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儿童情感虐待分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安全感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对189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情感虐待不仅对焦虑情绪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还通过心理韧性、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焦虑情绪。研究结果揭示了童年情感虐待经历影响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内在心理机制,对焦虑情绪的干预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情感虐待, 焦虑, 心理韧性, 安全感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emotional abuse experi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esilience and sense of security, 1899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Security Questionnaire(SQ) and the 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7)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otional abuse experien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anxiety. Sense of security and resilience play intermediary roles between emotional abuse experience and anxiety, which are the independent intermediary role of resilience and sense of security, and the chain intermediary role of resilience and senseo of securit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actical intervention of anxie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emotional abuse, anxiety, resilience, sense of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 

  • B844
[1] 阴云航 陈丹筠 陈璋琪 李亚莉 张金金 王育纯. 大学新生抑郁、焦虑及压力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一项追踪调查[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9): 513-521.
[2] 郑元瑞 谢嘉敏 李鹏.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83-491.
[3] 王金睿 周姿言 吴庆春 辛素飞.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5): 271-278.
[4] 郑梦沂 董倩倩. 中国留学生抑郁和焦虑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5): 286-295.
[5] 高红梅 仝宇光 孙潇 杨秀珍.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94-101.
[6] 李娇娇 徐碧波 陈晓云 尹锡杨 陈梅 . 自尊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65-74.
[7] 鲜花 赵玉芳. 自主取向缓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引发的死亡焦虑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2): 740-747,754.
[8] 姚馨怡, 赵永萍.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9): 522-529.
[9] 张凡, 刘艳, 王美欣, 魏晓倩, 陈功香, 刘文娟.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大学生状态焦虑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7): 432-439.
[10] 周彦榜, 李 强, 暴 卿, 孟祥寒. 短视频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6): 321-329.
[11] 徐 慧, 赵富才.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5): 270-282.
[12] 史滋福, 侯如月, 管锦亮, 田 慧, 郑美菱, 彭丽芳.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2): 102-108.
[13] 王 娟, 沐守宽 , 余益兵 , 鲍超.

大学生被看重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2): 713-720.

[14] 李爽, 訾非. 不同秩序场景中不完美焦虑程度的探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1): 641-647.
[15] 史滋福, 刘欣, 谢云天, 唐婉秋, 管锦亮, 梁京京. 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潜类别与死亡态度的关系[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1): 657-66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红川, 苏 凇, 吕杰妤, 张 梅, 辛自强. 基于理性决策的财经能力:概念、结构与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65 -471 .
[2] 黄梓航, 王 可, 蔡华俭, . 利用开放数据进行心理学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49 -569 .
[3] 张红川. 从转化研究的角度理解心理学在社会服务中的功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80 -581 .
[4] 孙 铃, 宋晓星, 周战强, 孟祥轶, 辛自强. 财经知识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59 -464 .
[5] 辛志勇, 于泳红, 辛自强. 财经价值观研究进展及其概念结构分析[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72 -483 .
[6] 韦 晓, 兰继军. 近1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14~19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为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503 -512 .
[7] 谢天.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三类人[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0 -592 .
[8] 辛志勇.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重在专业人才建设[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1 -592 .
[9] 毕重增.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对象化和主题化及其整合[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3 .
[10] 赵玉芳. 根据群体心理需求设计社会心理服务内容[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