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22, Vol. 10 ›› Issue (12): 705-705.

• •    下一篇

“内感受科学的兴起及其表现形态”专题简介

  

  • 出版日期:2022-12-01 发布日期:2022-12-30

  • Online:2022-12-01 Published:2022-12-30

摘要:

感知身体相关刺激的的传统分类依赖于外感受(即感知来自身体外部的信号)、本体感受(即关于“我”的四肢和身体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的信号)以及内感受(即提供有关身体内部状态信息的信号)之间的区别。外感受、本体感受和内感受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保持我们自己身体的连贯表现和身体觉知的更新至关重要。从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感受刺激的感知上,如视觉、听觉信号和辨别性触觉。在身体表征研究领域(包括一般意义上具身认知取向),大多数工作则集中在本体感受和本体感受与外感受两种信号的整合上。

直到最近二十年,内感受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以及神经科学和生理学领域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内感觉是来自身体内部和内脏器官(如胃肠道、呼吸、激素和循环系统)的身-脑轴信号。它在确保体内稳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与运动、奖惩、记忆、情绪、思维、决策、自我等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心理过程密不可分,逐渐编织出一张细密的内感受科学巨网。本专栏旨在通过将实验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和哲学的观点与证据整合起来,为阐发内感受对人类生活经验、意识和认知的潜在影响窥斑见豹。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晶晶, 余真真, 田 浩. 亲环境行为的情理整合模型:生态情感卷入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84 -492 .
[2] 余习德, 鲁 成, 高定国. 时间流逝感与时间观、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93 -502 .
[3] 韦 晓, 兰继军. 近1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14~19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为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503 -512 .
[4] 辛自强, 张红川, 孙铃, 于泳红, 辛志勇. 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50 -458 .
[5] 孙 铃, 宋晓星, 周战强, 孟祥轶, 辛自强. 财经知识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59 -464 .
[6] 张红川, 苏 凇, 吕杰妤, 张 梅, 辛自强. 基于理性决策的财经能力:概念、结构与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65 -471 .
[7] 韩 璞, 张 凤, 雷秀雅. 不同自我权力感知儿童的学校动力绘画特征[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22 -527 .
[8] 刘洋, 刘筱萌, 李爽怡, 万造君, 苑媛. 家长式领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13 -521 .
[9] 陈必忠.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28 -536 .
[10] 辛志勇, 于泳红, 辛自强. 财经价值观研究进展及其概念结构分析[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72 -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