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注视追随中面孔社会威胁信息的加工优势
    刘 来, 赵玉芳, 陈 琪, 包 燕, 李 博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257-26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1
    摘要 ( 297 )   PDF(pc)(1437KB) ( 979 )   收藏
    采用注视线索范式并通过操纵知觉负荷的变化考察了注视追随过程中面孔威胁社会信息的加工优势。实验1结果显示,双重威胁引起的注视线索效应显著大于无威胁面孔,但是没有出现威胁社会信息加工优势。实验2操作知觉负荷,结果显示:低负荷的条件下,被试依然更加追随双重威胁面孔;高负荷条件下,男性出现注视追随的面孔威胁社会信息优先加工。研究明确了个体利用注视线索对威胁信息进行加工的特点,有利于了解行为互动的系统反应规律,对于威胁信息的社会认知能力及其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感促进认知灵活性
    霍珍珍, 刘春雷, 朱亚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266-27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2
    摘要 ( 506 )   PDF(pc)(661KB) ( 974 )   收藏
    权力感促进认知灵活性霍珍珍1,刘春雷1,朱亚莉2(1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曲阜 273165)(2淄博理工学校, 淄博 255100)摘要基于权力的情境聚焦理论,采用2个研究探究了权力感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研究1通过问卷测量被试的特质性权力感和认知灵活性,初步探索发现特质性权力感与认知灵活性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研究2结合词汇启动范式和任务转换范式,探讨状态性权力感在平衡认知灵活性和稳定性中的作用机制,发现转换条件的主效应显著,保持条件下的转换成本明显低于分心条件下的转换成本。高权力感的个体具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水平;低权力感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够灵活,具有较高的认知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警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缓解方式
    刘晓霞, 冀燕昭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274-28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3
    摘要 ( 354 )   PDF(pc)(762KB) ( 790 )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对警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该影响能否被不同的行为意识启动类型所干预。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1以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为自变量,实验2以自我损耗状态下警察的行为意识启动类型为自变量,包括守法行为意识启动和违法行为意识启动,两个实验因变量均为攻击行为水平,以被试提供的辣椒份数代表。结果发现: (1)损耗组比无损耗组表现出更多攻击行为;(2)相较无启动组,守法行为意识启动组被试表现出更少的攻击行为,违法行为意识启动组的攻击行为无明显增加。结论: (1)处在自控损耗状态下的警察更可能对嫌疑人表现出攻击行为; (2)当警察处于自控损耗状态时,违法行为意识的启动并不会带来更多的攻击表现;而守法行为意识的启动则可能会减少其攻击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自我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
    唐辉一, 张崇友, 倪 磊, 王 智, 罗艳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284-290.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4
    摘要 ( 342 )   PDF(pc)(655KB) ( 1104 )   收藏
    为了探究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我认同和自尊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青少年认同危机量表、自尊问卷三个问卷对贵州省300名在校苗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中的“确认”和“肯定”两个子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探索”子维度的得分,高年级的民族认同感得分高于低年级的得分,理科生的民族认同感得分也要高于文科生的得分;(2)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能显著预测个体的自尊水平,自我认同感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实务工作中可以考虑从提升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的角度入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自我效能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陈必忠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291-297.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5
    摘要 ( 602 )   PDF(pc)(644KB) ( 1573 )   收藏
    为了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线上积极反馈量表、外倾性人格量表和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广东省507名在校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直接负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还能通过线上反馈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影响,且该中介路径的后半段受到外倾性人格的调节,表现在线上反馈对社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只在高外倾者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动不公情境下的第三方惩罚:道德愤怒的中介模型
    王婧怡, 张珊珊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298-304.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6
    摘要 ( 343 )   PDF(pc)(672KB) ( 708 )   收藏
    研究以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情境模拟实验,探讨互动不公对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影响及道德愤怒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与互动公平情境相比,第三方被试在互动不公情境下对不公领导具有更高水平的惩罚;道德愤怒的激活水平在互动不公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研究证实了组织互动不公情境下存在第三方惩罚现象,并为组织公正的“道义模型”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情绪表达矛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限制的中介作用
    常保瑞, 肖茜丹, 梁炜为, 黄艺璇, 程家欣, 方建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305-311.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7
    摘要 ( 637 )   PDF(pc)(652KB) ( 811 )   收藏
    了解当代大学生情绪表达矛盾的现状,探索情绪表达矛盾、社会限制与心理症状的关系。采用情绪表达矛盾问卷、心理症状量表和社会限制量表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首先,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和世界其他国家大学生的情绪表达矛盾的水平未达显著差异;其次,情绪表达矛盾与社会限制、心理症状等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最后,社会限制在情绪表达矛盾与心理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能解释2004%的总变异。结论:大学生情绪表达矛盾是心理健康的风险因子,不但起直接影响作用,且通过社会限制对心理症状产生间接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干预:社会规范视角
    杨昕雅, 耿柳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5):  312-320.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8
    摘要 ( 500 )   PDF(pc)(684KB) ( 950 )   收藏
    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居民垃圾分类的心理因素和干预措施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社会规范干预作为简单、易于实施的心理干预手段,可有效规避经济和政策刺激的缺陷,激发个体环保的内部动机,从行为层面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规范视角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实施干预的可能性进行了阐释,分析了社会规范干预对个体垃圾分类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规范信息干预策略。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社会规范对垃圾分类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制定差异化社会规范信息,以及结合经济刺激的规范信息反馈,尝试寓教于乐的社会规范环保教育以及开展社会规范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