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6-01 上一期   
    本期栏目:
    消费者对不同外形人工智能护理产品的敌友态度及使用意愿:物种主义的作用
    傅鑫媛 付若然 翟若妤 杜晓娜 杨菡涤 李嘉鹏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6):  321-329. 
    摘要 ( 287 )   PDF(pc)(730KB) ( 349 )   收藏

    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护理产品正在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助力。消费者对不同人工智能护理产品(机器狗vs.机器人)的敌友态度及使用意愿将切实地影响“智能养老”的推进。探查了参与者对机器狗和机器人的敌友态度和使用意愿,以及个体的物种主义观念在其中的作用。分析436份有效问卷后发现,在敌友态度上,物种等级观念强的消费者认为人工智能护理产品亦敌亦友,物种等级观念弱的消费者则更多视人工智能护理产品为朋友而非敌人。在使用意愿上,物种等级观念强的消费者有更高的人工智能护理产品使用意愿,且消费者普遍更不愿意使用机器狗,而物种等级观念弱的消费者尤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基于产后抑郁的认知行为模型
    魏晓薇 李强 翟宏堃 周彦榜 鲁帆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6):  330-340. 
    摘要 ( 197 )   PDF(pc)(824KB) ( 477 )   收藏

    为了解产后抑郁流行现状及围产期经历、社会心理资源和心理脆弱性对产后抑郁的影响。选取438名天津市产后4-24周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被试作答了自编围产期基本情况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结果表明,天津市女性产后抑郁总体症状检出率较高。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建立的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预测模型表明,与公婆关系良好、领悟社会支持为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人格脆弱性和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侵入性反刍的中介作用和自然联结的调节效应
    代文武 李兆岚 贾 宁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6):  341-349,359. 
    摘要 ( 311 )   PDF(pc)(1085KB) ( 267 )   收藏

    为探究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侵入性反刍的中介作用和自然联结的调节效应,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侵入性反刍量表、自然联结量表和抑郁量表对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的条件下,侵入性反刍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2)自然联结在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中起到了调节效应。研究揭示了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抑郁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判断改变记忆表现的元分析
    徐杜红 赖嘉钒 沐守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6):  349-359. 
    摘要 ( 184 )   PDF(pc)(747KB) ( 236 )   收藏

    学习判断是个体对于新近学习内容在未来测验中正确提取信心的预见性估计,它是记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评估个体元认知能力的方法。然而,让学习者进行学习判断可能会改变他们的记忆表现,这称之为学习判断反应性,目前对于学习判断反应性的存在有无及表现方向尚存争议。使用元分析探究学习判断对记忆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学习判断对于记忆表现存在促进作用(Hedges’g=0.22),且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时间对于该效应存在调节作用,测验类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黄雅静 邢强 杜洪飞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6):  360-371. 
    摘要 ( 257 )   PDF(pc)(756KB) ( 480 )   收藏

    经济不平等是否影响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提出了经济不平等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阐述了影响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边界条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流动性感知和心理健康维度),以及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关系中的心理机制(社会比较、地位焦虑、信任、人际关系和不公平感)。未来研究需要系统地考察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因素,并且重视经济不平等的主观感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推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探讨,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和提升中国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学的实践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密关系中自我牺牲的动机及其积极影响
    白晶 李林 宋小青 宋静静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6):  372-384. 
    摘要 ( 445 )   PDF(pc)(829KB) ( 434 )   收藏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牺牲指放弃个人利益以促进伴侣或关系的幸福程度的行为。自我牺牲行为的发生受到关系导向和个人特质影响。具有亲密关系承诺、共有取向和互依型自我构念等关系导向的个体更可能自我牺牲,而个人权力、自我控制和自尊等个人特质与牺牲行为的关系存在矛盾的研究结果。构建自我牺牲的动机模型通过比较个体目标、伴侣目标和关系目标的强度解答自我牺牲行为的发生条件。分析自我牺牲的积极影响以及产生积极影响的条件,关系取向、牺牲的目标、对牺牲的感知和消极情绪的处理方式是自我牺牲是否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因素。最后,构建自我牺牲双过程模型从牺牲行为动机和伴侣反馈两个过程系统地回答自我牺牲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边界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