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22, Vol. 10 ›› Issue (12): 714-720.
摘要:
情绪的产生和身体变化密切相关,身体状态及其内感受信号的变化可以构成情绪感受,有可能塑造情感风格。内感受和情绪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生理基础以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为中心。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合内感受和情绪的理论框架。根据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情绪状态是在减少内感受预测错误和对内感受信号原因的预测推理过程中产生的。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不仅为重新理解内感受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从内感受角度治疗与情绪相关的心理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法。
中图分类号:
[1] | 李亚彤 张莉娜 白晶晶 丁小斌. 抑郁症的情绪惰性与反刍思维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9): 543-552. |
[2] | 陈向群. 具身认知为何是内感受的?——评《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9): 574-576. |
[3] | 艾娟 王宁. 受害者情绪与伤情对可信度的影响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58-465. |
[4] | 陈艺华 吴惠芳 张雨. 面部表情类型、强度和加工方式对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77-482. |
[5] | 张蕙 汪波. 情绪和信息呈现方式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及态度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7): 415-428. |
[6] | 李敬荣 赵然 张玉. 人工智能心理咨询的发展与应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5): 296-306. |
[7] | 王晓萍 全雪婷 武雨晴 李伟强.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5): 279-288. |
[8] | 邵泓宁 程铭 王译唯 李文辉. 小学生识字量与学业情绪关系的交叉滞后分析[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75-81. |
[9] | 高红梅 仝宇光 孙潇 杨秀珍.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94-101. |
[10] | 张静 陈巍 马欢欢. 进食障碍的内感受研究:从理论框架到应用构想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2): 706-713. |
[11] | 褚云峰 姜永志 毛峥. 青少年压力感知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反刍思维和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2): 731-739. |
[12] | 郭玲霄, 王亚婷, 杜秀芳. 具体情绪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 51-57. |
[13] | 朱艺璇, 李林, 宋静静, 周春燕, 侯金波. 虚拟现实环境中存在感的产生及影响因素[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9): 557-566. |
[14] | 石曜彰, 孟现鑫. 抑制贬值效应:抑制控制对个体情绪感受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9): 567-576. |
[15] | 姚馨怡, 赵永萍.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9): 522-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