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25, Vol. 13 ›› Issue (2): 119-128.

• • 上一篇    

中文版问题性抖音使用量表在大学生群体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 收稿日期:2024-12-13 出版日期:2025-02-20 发布日期:2025-02-20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of the Problematic TikTok Use Scal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 Received:2024-12-13 Online:2025-02-20 Published:2025-02-20

摘要:

以10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翻译并修订问题性抖音使用量表(Problematic TikTok Use Scale,PTTUS),开展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信度检验和跨性别测量不变性检验,确定中文版PTTUS的具体条目,并再次验证该量表的效度。结果显示,中文版PTTUS的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还被证实具有跨性别测量不变性。该中文版PTTUS可作为评估大学生问题性抖音使用的有效测量工具。

关键词:

Abstract:

The study involved 1,050 college students to validat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roblematic TikTok Use Scale (PTTUS),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Günlü et al.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and back-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PTTUS, the specific items of PTTUS in Chinese were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validity of the scale was verified again by item analysi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riterion related validity analysis, reliability test, and cross-gender measurement invariance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factor model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roblematic TikTok Use Scale fit well.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all met the standards of psychometrics. Furthermore, the scale demonstrate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cross different genders. In conclus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roblematic TikTok Use Scale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ssessing problematic TikTok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1] 衣新发, 姜兰.
创造性元认知策略知识的结构探索与量表编制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 13(1): 44-55.
[2] 李国根 牟忠琛 程雨 贵文君 张林 . 人际互动中沉没成本效应的年龄差异:面孔与行为可信度的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9): 513-526.
[3] 张伟达 曹雁. 线上亲社会行为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7): 425-432.
[4] 庞红卫, 邵巧倍, 宁雪, 夏晶. 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编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4): 220-228.
[5] 宋仕婕, 顾雪英. 职业同一性状态量表的中文修订及初步应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1): 43-54.
[6] 张娣 陈芷柔 刘旭. 反刍思维与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关系:抑郁的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8): 484-491.
[7] 张秋婷 尹彬. 自我构念与共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6): 321-335.
[8] 刘琼乡, 孙斌, 袁彩红, 周文琪, 周春燕, 刘陈陵. 抑郁症自我污名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12): 747-755.
[9] 艾娟 王宁. 受害者情绪与伤情对可信度的影响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58-465.
[10] 郑元瑞 谢嘉敏 李鹏.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83-491.
[11] 吴灵琼 李佳琦 朱艳. 中国儿童版自然关爱量表的修订[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7): 429-436.
[12] 方庆园 李静. 死亡反省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4): 247-256.
[13] 李娇娇 徐碧波 陈晓云 尹锡杨 陈梅 . 自尊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65-74.
[14] 高红梅 仝宇光 孙潇 杨秀珍.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94-101.
[15] 张珊明 张晓露 罗匡 杨元花. 情感虐待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心理韧性与安全感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1): 695-7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红川, 苏 凇, 吕杰妤, 张 梅, 辛自强. 基于理性决策的财经能力:概念、结构与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65 -471 .
[2] 黄梓航, 王 可, 蔡华俭, . 利用开放数据进行心理学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49 -569 .
[3] 张红川. 从转化研究的角度理解心理学在社会服务中的功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80 -581 .
[4] 谢天.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三类人[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0 -592 .
[5] 毕重增.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对象化和主题化及其整合[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3 .
[6] 赵玉芳. 根据群体心理需求设计社会心理服务内容[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4 .
[7] 王 沛, 陶爱华. 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治理及其促进路径: 过程监控与预防[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596 -598 .
[8] 潘超超, 周爱保, 刘锦涛, 谢 珮. 情绪诱发情景下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600 -605 .
[9] 姜永志, . 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编制#br#[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613 -621 .
[10] 王景玉, 曲可佳. 学习判断的线索利用模型及其潜在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0): 629 -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