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23, Vol. 11 ›› Issue (3): 161-171.

• • 上一篇    下一篇

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 出版日期:2023-03-01 发布日期:2023-03-06

Prosocial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Analysis of Chain Mediating Effect

  • Online:2023-03-01 Published:2023-03-06

摘要:

为探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共情和道德认同在这一关系之中的中介作用,使用游戏接触经验问卷、人际反应指数量表、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对77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2)共情和道德认同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四条中介路径:一是共情的中介作用,二是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三是通过共情和道德认同的中介顺序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四是通过道德认同和共情的中介顺序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为合理引导青少年接触视频游戏和培养其道德情绪、认知及行为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 亲社会视频游戏, 亲社会行为, 共情, 道德认同, 青少年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ocial video game exposure,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empathy and moral identity, a total of 777 adolesc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Video Gam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Scale, Adolescent Moral Self-Identity Scale and the Adolescent Prosocial Tendency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rosocial video game exposure positively predicted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 (2) Empathy and moral identity significant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ocial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 which contained four mediating paths: the independent mediating effects of empathy and moral identity,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empathy and moral identity, as well as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moral identity and empathy. This study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prosocial video game exposure on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rovides useful guidance for reasonably guiding adolescents’ exposure to video games and cultivating their 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behavior.

Key words: prosocial video game, prosocial behavior, empathy, moral identity, adolescents

中图分类号: 

  • B844.2
[1] 汪果 高舒怡. 情境线索对旁观者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66-476.
[2] 王金睿 周姿言 吴庆春 辛素飞.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5): 271-278.
[3] 李娇娇 徐碧波 陈晓云 尹锡杨 陈梅 . 自尊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65-74.
[4] 颜志强 周可 刘思航. 共情越强同伴关系越好?来自三水平元分析的证据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1): 682-694.
[5] 赵航 计艾彤 金灿灿.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适应的关系:同伴关系和年龄的双重调节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0): 596-606.
[6] 胥兴春, 李 欢, 刘雅丽.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8): 449-460.
[7] 郭笑笑, 高 雯, 董成文, 夏丽帕·艾尔肯. 两类亲职化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不同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3): 170-179.
[8] 艾 娟, 贾喜瑶. “有感而发”: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促进[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3): 149-155.
[9] 申奥文, 高雯, 顾娟, 张嘉欣, 于艾卉. 亲子沟通不一致与寄宿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两类应对方式不同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3): 180-192.
[10] 吕国庆, 周 琰. 意义幸福倾向与幸福感的关系:亲社会行为和基本心理需要的多重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2): 95-101.
[11] 郭丰波, 杨子阳, 高碧莹.

青少年亲子依恋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2): 705-712.

[12] 辛自强, 李越.

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测验编制的总体报告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0): 596-609.

[13] 朱晓倩, 王一伊, 苏彦捷, 曾晓, 颜志强. 儿童共情研究及其测量工具:回顾与展望[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0): 619-628.
[14] 邵蕾 董妍 冯嘉溪 张登浩. 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攻击性: 社会排斥与人际敏感性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9): 513-520.
[15] 王彩凤, 崔占玲. 青少年 “矮” 负面身体自我的现状及其对身高与身份的感知[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7): 414-42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辛自强, 张红川, 孙铃, 于泳红, 辛志勇. 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50 -458 .
[2] 孙 铃, 宋晓星, 周战强, 孟祥轶, 辛自强. 财经知识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59 -464 .
[3] 张红川, 苏 凇, 吕杰妤, 张 梅, 辛自强. 基于理性决策的财经能力:概念、结构与测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65 -471 .
[4] 张晶晶, 余真真, 田 浩. 亲环境行为的情理整合模型:生态情感卷入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84 -492 .
[5] 余习德, 鲁 成, 高定国. 时间流逝感与时间观、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93 -502 .
[6] 韦 晓, 兰继军. 近1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14~19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为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503 -512 .
[7] 辛志勇, 于泳红, 辛自强. 财经价值观研究进展及其概念结构分析[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8): 472 -483 .
[8] 刘洋, 刘筱萌, 李爽怡, 万造君, 苑媛. 家长式领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13 -521 .
[9] 陈必忠.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28 -536 .
[10] 韩 璞, 张 凤, 雷秀雅. 不同自我权力感知儿童的学校动力绘画特征[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9): 522 -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