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广告受众与不同诉求类型的公益广告之间能否形成有效匹配,通过情景启动法操纵180名被试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采用3(广告诉求:理性、感性、无)×2(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高、低)被试间实验设计,探究环保公益广告诉求和社会经济地位对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影响。 结果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观看理性和感性环保公益广告均能显著提升其亲环境行为意向,而高社会经济地位者仅在公域亲环境行为意向这一维度上发现了感性环保公益广告的显著提升效果。研究结果从公益广告诉求类型出发,引入大众传媒的作用, 为促进人们的亲环境行为提供了新的应用路径。
[1] | 刘雅倩 段羽佳 赵 娜. 一分钱一分货?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产品类型对价格质量效应的影响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6): 347-356. |
[2] | 樊瑞琪 汪波. 商品-模特距离及广告诉求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2): 65-86. |
[3] | 陈姿亦, 周刘娟, 周飞艳, 陈园园, 郑嘉玲, 颜志强 .
选择高价高质还是低价低质产品?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调节折衷产品缺货情境下的消费者选择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0): 577-585. |
[4] | 周佳惠. 大学新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 7(8): 455-461. |
[5] | . 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攻击行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5): 265-2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