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医患社会心态测量”专题简介
    汪新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385. 
    摘要 ( 277 )   PDF(pc)(1302KB) ( 603 )   收藏
    医患关系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已经在医学、管理学等领域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社会心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相对较少,且较多地集中于医患信任这一侧面。其实,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仅仅只包括医患信任关系,还涉及医患群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倾向等多个层面。这些相关的社会心理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医患社会心态,包括医患安全感、医患满意度、医患归因风格、医学观、健康观等。同时,这些方面的现有研究又多侧重于患方视角而非医方视角,如通常人们说的“医患信任”,其实只是“患方信任”,而多少忽视了医方是否信任患者; 类似地,人们通常只关注患者的就医安全感,而不关注医方的“行医安全感”,在暴力伤医事件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医方自身的职业安全感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但这些在既有研究中,还较少得到体现。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更为全面、更进一步地对中国社会当下的医患社会心态做出调查和解读。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建立准确的测量工具。虽然测量医患信任、就医满意度的相关工具已经很多,但如果用规范的心理测量学标准加以衡量的话,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效度指标不丰富、结构维度单一、未能明确区分医患群体、未能考虑中国当下的医疗制度与社会情境等。为此自2016年我们团队开始从事本土化的医患社会心态问卷和量表的编制工作,并初步发表了部分前期的预调查和初步检验结果。此次专题的三篇文章在之前文献的基础上,报告了中国医患社会心态问卷(患方版)的维吾尔族语、哈萨克语和藏语版本的信效度指标,这应该是国内首个专门采用民族语言编制的医患社会心态测量的标准化工具,对于推进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的医患关系相关调查极具参考价值;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对医患社会心态问卷的相关分问卷、以及中国医患信任量表患方版和医方版的跨性别测量等值性进行了仔细的检验,以便为学界同行提供更为精确的测量学指标,并提供一些使用建议。
    希望通过本次专题文章的发表,能够进一步推进国内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视角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深入,真诚欢迎学界同行对此提出批评与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问卷维语、哈语和藏语版本的信效度检验
    刘 颖, 汪新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386-39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1
    摘要 ( 289 )   PDF(pc)(631KB) ( 557 )   收藏
    将中国医患社会心态问卷(患方版)翻译成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藏语版本,由本民族调查员在上述民族聚居地区发放和回收问卷,各收集有效问卷263份(维)、223份(哈)和372份(藏),据此分别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发现,各分问卷对应的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大于07,结构效度指标χ2/df小于5,GFI、AGFI、CFI和NNFI均大于08,RMSEA小于008,SRMR小于006。总体而言,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在相应少数民族地区使用。这为这些民族地区的医患社会心态测量提供了初步工具,有助于在中国更广泛范围内更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医患社会心态的数据,为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医患信任量表的跨性别测量等值性
    张子睿, 吕小康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397-40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2
    摘要 ( 393 )   PDF(pc)(607KB) ( 1275 )   收藏
    为了进一步验证中国医患信任量表的因子结构,并检验量表在不同性别的医方/患方之间的测量等值性,分别在医方和患方群体中选取3787和4502名被试,对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性别测量等值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医患信任量表(医方信任量表)的双因子结构模型和中国医患信任量表(患方现实性信任分量表、患方预设性信任分量表)的单因子结构模型均拟合良好,同时跨性别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严格等值模型均可接受。因此,中国医患信任量表的医方量表和患方量表均在不同性别组间具有测量等值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分问卷的跨性别测量等值性
    姜 鹤, 赵 礼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406-41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3
    摘要 ( 362 )   PDF(pc)(602KB) ( 1104 )   收藏
    为进一步验证中国医患社会心态分问卷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其在不同性别的医患方之间的测量等值性,以1658名医方被试和2720名患方被试为样本,对其进行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性别测量等值性检验。结果表明,医患满意度1问卷的三因子结构、患方医患满意度2问卷和健康观问卷以及医方疾病观问卷的二因子结构在总样本、男性样本与女性样本中均拟合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其中患方满意度1和2问卷以及患方健康观问卷跨性别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误差方差等值模型均可被接受。因此,三个问卷均在不同性别组间具有测量等值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 “矮” 负面身体自我的现状及其对身高与身份的感知
    王彩凤, 崔占玲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414-42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4
    摘要 ( 435 )   PDF(pc)(1337KB) ( 832 )   收藏
    使用负面身体自我-身高维度量表和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感知测验对青少年施测,来考察青少年“矮”负面身体自我的现状及其对他人身高与身份的感知。结果发现:青少年对自己的身高普遍不满意,且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而受面孔吸引力的影响; 青少年对高吸引力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要显著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者; 在同等吸引条件下,对男性的身高感知显著高于女性; “矮”负面身体自我高分组被试对低吸引力女性面孔的身高感知显著高于男性。说明青少年普遍存在“矮”的负面身体自我现象,并影响对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的感知,存在“美即高”现象; “矮”的负面身体自我越严重,越影响对陌生人高矮信息的认知偏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社交回避及苦恼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宋彩荣, 陈 明, 李伟强, 李莉红, 李媛媛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423-430.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5
    摘要 ( 635 )   PDF(pc)(635KB) ( 1774 )   收藏
    为了考察领悟社会支持、社交回避及苦恼、核心自我评价和大学生抑郁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799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 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2) 领悟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还可以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简单中介作用以及社交回避及苦恼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社会认同整合模型
    向洲, 严磊, 张艳红, 胡修银, 吴博文, 陈婉仪, 陈赛, 杨林川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431-43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6
    摘要 ( 656 )   PDF(pc)(686KB) ( 1324 )   收藏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探讨个体将某个社会身份整合到其自我概念中的认知过程,构建了自我刻板、自我锚定和社会认同三个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不仅系统地解释了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而且解决了相关的方法学问题,还为社会认同形成的其他过程提供了研究启示。今后研究应提供更多双路径有效性的实证证据,丰富双路径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扩展社会认同认知路径的信息源,从而使该模型对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的解释更加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囤积障碍的概念界定、诊断测量及机制干预
    徐小雨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7):  440-44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7
    摘要 ( 565 )   PDF(pc)(673KB) ( 891 )   收藏
    囤积倾向是个体是过度收集、难以丢弃无用的物品的个体行为,是囤积障碍的核心症状。囤积障碍是近年才从DSM-V的强迫障碍中独立出来的精神障碍,但目前我国还未将囤积障碍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对个体进行诊断。本文从囤积倾向的人格根源进行分析,介绍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和相关研究,并阐述国外运用于囤积障碍的相关心理干预方法和技术,为未来我国建立囤积障碍相应的诊断标准和囤积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