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道德基础的潜类别及其在生活满意度和生命意义上的比较
    刘馨仪, 乔琦, 庄光燕, 赵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29-137.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1
    摘要 ( 403 )   PDF(pc)(711KB) ( 832 )   收藏
    从个体指向(Person-Centered)的角度,采用潜类别分析方法探索道德基础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别的个体在生活满意度和生命意义上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5911名被试进行问卷施测,结果发现:(1)中国民众的道德基础可以分为三组:即“道德相关与道德判断均衡组”、“低道德相关高道德判断组”和“高道德相关高道德判断组”。(2)带有协变量的潜类别模型结果发现,道德相关与道德判断均衡组的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低道德相关高道德判断组和高道德相关高道德判断组相对于道德相关与道德判断均衡组来说,在生活满意度水平上普遍偏低。本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已有的道德研究,并从个体差异的角度加深对生活满意度和生命意义感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洞察未来,选择健康——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决策的影响
    楼紫茜, 高 琰, 沈 晨, 孙 铃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38-14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2
    摘要 ( 325 )   PDF(pc)(687KB) ( 553 )   收藏
    为促进人们的健康饮食决策,通过两个研究来探讨两种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之间的关系。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测量被试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健康饮食习惯,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则反向预测个体的健康饮食习惯。研究二采用材料阅读任务启动被试的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启动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而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的启动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食物。本研究为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时间洞察力的视角为干预健康饮食决策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感而发”: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促进
    艾 娟, 贾喜瑶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49-15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3
    摘要 ( 384 )   PDF(pc)(650KB) ( 597 )   收藏
    采用两个实验探讨不同类型的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研究一采用单因素三水平(感动类型:风景、亲情、道德)的被试间设计,考察不同类型的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风景组与亲情组,道德感动能够显著提升利他行为倾向。研究二采用2(特质共情水平:高、低)×2(感动类型:风景、道德)的被试间设计,进一步考察共情水平与感动类型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共同影响。结果显示:道德感动和特质共情对利他行为倾向均存在显著影响,在道德感动的情况下,高、低特质共情的个体其利他行为倾向都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且低特质共情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提升更明显。总之,道德感动对利他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且道德感动对于低共情水平的个体利他行为影响更显著。现实生活中期望能够充分利用感动的积极社会功能,体现出感动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治理策略的积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为贵还是自我优先?中国人人际冲突处理偏好及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梁凤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56-16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4
    摘要 ( 495 )   PDF(pc)(632KB) ( 438 )   收藏
    人际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已有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工具基本来自西方文化。作为一个儒家传统的社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之一,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主轴,却少有研究关注和谐价值观如何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冲突处理偏好。本研究旨在探索现代中国人的人际冲突处理偏好是更偏向于“以和为贵”还是“自我优先”及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作用。采用两个实验性任务探索了一般生活场景下,个体的冲突处理偏好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在面临人际冲突时,人们主观报告更倾向于优先考虑追求和谐而不是追求个人目标。研究表明以“和为贵”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处理人际冲突的优先偏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张秋亮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64-16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5
    摘要 ( 276 )   PDF(pc)(657KB) ( 555 )   收藏
    为了探讨高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与认知失败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UCLA 孤独量表、认知失败问卷对湖南省某高职院校6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女生的认知失败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认知失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孤独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认知失败呈显著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03%。上述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也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认知失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类亲职化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不同作用
    郭笑笑, 高 雯, 董成文, 夏丽帕·艾尔肯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70-17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6
    摘要 ( 313 )   PDF(pc)(771KB) ( 449 )   收藏
    为了考察情感亲职化(即为父母提供情感支持)和工具亲职化(即承担父母职责)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36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多重中介模型拟合检验的结果显示,工具亲职化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退缩、焦虑/抑郁、攻击和违纪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向中介作用,但情感亲职化的中介作用均不成立。这些结果表明,父母冲突越多,青少年的工具亲职化越少、情感亲职化越多;较少的工具亲职化会导致更多的问题行为,但是情感亲职化与问题行为之间无明显关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子沟通不一致与寄宿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两类应对方式不同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申奥文, 高雯, 顾娟, 张嘉欣, 于艾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3):  180-19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7
    摘要 ( 314 )   PDF(pc)(890KB) ( 489 )   收藏
    为了探讨亲子沟通不一致对寄宿青少年学校适应(学业适应、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以及两类应对方式(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对287名寄宿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亲子沟通不一致对学校适应的三个指标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情绪应对在亲子沟通不一致与学校适应之间发挥消极中介作用, 而问题应对则发挥积极中介作用;(3)与女孩不一致的是,亲子沟通不一致只通过情绪应对间接影响男孩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这些结果表明,亲子沟通不一致程度越高、寄宿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越差, 这两种应对方式在其中发挥了不同的中介作用, 对女生的影响明显多于男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