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情景故事法,探究了7~12岁儿童对不同身份(老师、同伴)说谎者实施不同类型亲社会谎言(利他谎言、互惠谎言、伤害第三方谎言)时的人际信任程度。结果发现:(1)7~12岁儿童对实施亲社会谎言者的信任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在7~9岁逐渐增加,而9~12岁期间逐渐降低。(2)相比于互惠谎言和伤害第三方谎言,儿童对利他谎言实施者的人际信任水平更高。(3)相较于同伴,儿童对老师实施互惠和伤害第三方谎言时的信任程度更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明晰儿童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谎言,并为研究儿童人际信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 郝立荣, 王濛濛, 杨玉川, 董妍. 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父母与儿童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4): 211-219. |
[2] | 欧阳靖雯, 周春燕, 李林, 黄海, 刘陈陵. 儿童期逆境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1): 20-31. |
[3] | 曹碧华 曾婷 廖虹 李富洪. 儿童数字线估计:不同范围和长度情境的影响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5): 257-270. |
[4] | 刘国芳, 汪旭, 周祁蕾, 张梅. 用户对机器人的矛盾态度及其来源:基于角色理论的解释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 11(11): 660-672. |
[5] | 韩怡闻 孙圣涛. 父母心理控制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9): 522-529. |
[6] | 陈艺华 吴惠芳 张雨. 面部表情类型、强度和加工方式对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77-482. |
[7] | 吴灵琼 李佳琦 朱艳. 中国儿童版自然关爱量表的修订[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7): 429-436. |
[8] | 代文武 李兆岚 贾 宁.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侵入性反刍的中介作用和自然联结的调节效应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6): 341-349,359. |
[9] | 付美云 姚琦 马华维. 团队信任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团队层面的分析[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121-128. |
[10] | 刘颖 陈丽君 汪新建. 中医药文化认同影响个体动机性推理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1): 642-653. |
[11] | 荆瑞晨, 杨珂, 冯赛赛, 邢小莉, 王晓峰. 儿童期虐待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敌意解释偏向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7): 440-448. |
[12] | 喜 悦, 徐卫伟, 张 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5): 283-292. |
[13] | 朱晓倩, 王一伊, 苏彦捷, 曾晓, 颜志强. 儿童共情研究及其测量工具:回顾与展望[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0): 619-628. |
[14] | 吴旭秋, 李伟强, 袁 博. 不公平感知后的政府信任修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 1-11. |
[15] | 姜 鹤, 赵 礼.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分问卷的跨性别测量等值性[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7): 406-4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