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22, Vol. 10 ›› Issue (12): 748-754.
摘要: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理解他人并主动让渡选择权利的利他行为,包含关注、感知他人的能力和谦让权利给对方的意愿。与其他典型利他行为相比,社会善念具有低成本、主动性两个特点。社会善念的产生受到心理理论、人格特质、人际距离和道德准则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聚焦于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社会善念随个体发展的变化研究和不同文化下的社会善念,进一步扩展社会善念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中图分类号:
[1] | 何晓清, 马利军, 陈嘉文, 聂衍刚, 马云霄, 利振华. 成年女犯的攻击性、心理理论与惯用语理解的相关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6): 343-351. |
[2] | 崔诣晨, 赵紫叶, 夏 琪, 王进怡. 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道德自我调节探微[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12): 760-768. |
[3] | . 舞蹈经验对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3): 138-145. |
[4] | . 心理理论的发展:来自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 4(11): 684-6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