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19, Vol. 7 ›› Issue (10): 614-619.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9.10.006
摘要: 探讨大学生童年心理虐待与忽视、应对方式和攻击行为的关系。采用童年忽视与虐待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攻击问卷对4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虐待阳性率为4361%,忽视阳性率为5545%;和常模相比,大学生积极应对得分要显著高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要显著低于常模;相关性分析表明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攻击性行为各维度为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为显著的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各维度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积极应对方式只与言语攻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维度的相关均不显著;中介检验发现消极应对方式在童年创伤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一方面可以从早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入手,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应对方式入手,特别是消极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
[1] | 荆瑞晨, 杨珂, 冯赛赛, 邢小莉, 王晓峰. 儿童期虐待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敌意解释偏向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7): 440-448. |
[2] | 边盛楠, 李凤齐, 齐春辉, 张振. 职业院校学生黑暗人格、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7): 385-390. |
[3] | 安志浩, 李晓晨, 常若松, 马锦飞, 梁 超. 隐性自恋对驾驶员攻击行为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2): 109-115. |
[4] | 刘晓霞, 冀燕昭. 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警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缓解方式[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5): 274-283. |
[5] | 梁凤华, 翁港风. 中学生关系攻击行为: 道德推脱的预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 7(3): 149-157. |
[6] | . 大学生微信使用程度与孤独感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7): 431-437. |
[7] | . 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攻击行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5): 265-273. |
[8] | . 人格与青少年孤独感:人际能力的平行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4): 223-230. |
[9] | . 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1): 19-25. |
[10] | . 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 4(12): 732-7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