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19, Vol. 7 ›› Issue (10): 620-628.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9.10.007
摘要: 为了探讨自尊在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24名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经历、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情感忽视在各种类型的虐待中发生频率最高;各种类型的儿童期虐待经历均与成年期的积极应对相关显著,而与消极应对没有明显关联,其中情感忽视能显著负向预测积极应对;自尊在童年期情感忽视与积极应对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情感忽视不仅对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自尊水平间接作用于积极应对。
中图分类号:
[1] | 胥兴春, 李 欢, 刘雅丽.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8): 449-460. |
[2] | 荆瑞晨, 杨珂, 冯赛赛, 邢小莉, 王晓峰. 儿童期虐待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敌意解释偏向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7): 440-448. |
[3] | 申奥文, 高雯, 顾娟, 张嘉欣, 于艾卉. 亲子沟通不一致与寄宿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两类应对方式不同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3): 180-192. |
[4] | 张菲倚, 蒋利娇, 许克松.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际关系困扰和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2): 77-87. |
[5] | 唐辉一, 张崇友, 倪 磊, 王 智, 罗艳华.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自我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5): 284-290. |
[6] | 柯金宏, 赵 娜. 打破物质主义和孤独的恶性循环:敬畏的调节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3): 129-139. |
[7] | 王轶楠. 身份调和器理论:一个新的本土化自尊理论的提出[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3): 185-192. |
[8] | 刘 芳, 杜洪飞. 关系自尊:概念、测量和功能[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2): 121-128. |
[9] | 杨梦涵, 陆润豪. 大学生自尊与亲密关系:关系信念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1): 25-32. |
[10] | 王润洲, 刘梦熙, 孔文雅, 朱 淼, 宋耀武. 羞怯心理对大学生社交障碍的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和自尊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 7(9): 556-564. |
[11] | 周佳惠. 大学新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 7(8): 455-461. |
[12] | 杨 玲, 郭瑾瑾, 曹 华, 杜琴琴. 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童年创伤与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 7(10): 614-619. |
[13] | .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社交焦虑与学习价值怀疑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7): 406-414. |
[14] | . 异性拒绝与男性军校生自尊的关系: 拒绝敏感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6): 368-373. |
[15] | . 内初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冲突与背叛行为的关系:自尊、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 6(2): 65-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