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自我构念与共情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对于理解文化个体差异、培养特定文化情境下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群体中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得到:独立我、互依我、共情和社会责任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独立我、互依我和共情均能够显著预测社会责任感。研究2采用2(自我构念:独立我、互依我)×2(共情水平:高、低)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通过情境启动的方法操纵了大学生被试的自我构念,并根据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得分对被试进行高、低共情水平的分组,方差分析结果得到:自我构念主效应显著,共情主效应不显著,自我构念与共情交互效应显著;在互依我启动下,高共情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共情组的社会责任感,而在独立我启动下,高、低共情组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互依型自我构念与特质共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正向影响。
中图分类号:
[1] | 郑元瑞 谢嘉敏 李鹏.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8): 483-491. |
[2] | 高红梅 仝宇光 孙潇 杨秀珍.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94-101. |
[3] | 李娇娇 徐碧波 陈晓云 尹锡杨 陈梅 . 自尊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2): 65-74. |
[4] | 张珊明 张晓露 罗匡 杨元花. 情感虐待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心理韧性与安全感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 10(11): 695-704. |
[5] | 姚馨怡, 赵永萍.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9): 522-529. |
[6] | 周彦榜, 李 强, 暴 卿, 孟祥寒. 短视频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6): 321-329. |
[7] | 艾 娟, 贾喜瑶. “有感而发”: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促进[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3): 149-155. |
[8] | 史滋福, 侯如月, 管锦亮, 田 慧, 郑美菱, 彭丽芳.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2): 102-108. |
[9] | 王 娟, 沐守宽 , 余益兵 , 鲍超. 大学生被看重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2): 713-720. |
[10] | 史滋福, 刘欣, 谢云天, 唐婉秋, 管锦亮, 梁京京. 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潜类别与死亡态度的关系[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1): 657-664. |
[11] | 何琪莹 , 林漫池 , 张欣怡, 司宜平, 柴晓运. 大学生饮酒动机的潜在类型:拒绝饮酒效能感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1): 665-674. |
[12] | 任玉洁, 石津憲一郎. 中文版过剩适应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 9(1): 30-40. |
[13] | 杨宏 金童林 刘振会 李鑫 乌云特娜. 敬畏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 自然联结的中介作用 [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9): 536-541. |
[14] | 张琪 邓铸. 亲疏有别: 社会距离对内隐合作态度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9): 521-526. |
[15] | 唐辉一, 张崇友, 倪 磊, 王 智, 罗艳华.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自我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5): 284-290. |
|